一听到“智能出价探索Smart Bidding Exploration”(下文简称 SBE,暂时还不是官方承认的缩写),你脑子里的画面会不会是:
“AI 帮我多找点量,多搞点转化”
理论上没错。SBE的设计目的,就是让 Google 的出价系统适当放松 ROAS / CPA 的拧紧程度,去尝试那些“看起来有点贵、但可能值”的新流量。
但有一个前提:
只有在“地基稳”的前提下,这个按钮才是加速器;否则就是放大问题。
智能出价探索是什么
可以把 SBE 理解成一句话:
在你设定的 tROAS / tCPA 目标附近,自动给算法一点“试错空间”, 让它去多试一些原本因出价限制而拿不到的流量。
能不能换得值,就看你满足下面这些条件了。
1. 转化量够多
智能出价的基础要求没变:没有样本,AI 也只能瞎猜。
比较稳的经验线:
-
tCPA:≥ 每月 30 有效转化
-
tROAS:≥ 每月 50 转化(有转化价值数据)
低于这个水平,SBE 可能会放大随机性,波动会非常难看。
2. 转化追踪够“干净”
至少要做到:
-
追踪没有重复计数
-
“主要转化”只保留最重要的动作(如购买 / 询盘)
-
不要把“浏览页面”“加购”这样的小动作混在主转化里
3. 广告系列已经“成熟”
不建议一建好广告系列就上 SBE,合理顺序更像这样:
1.新系列上线:
-
手动 / 放量型策略(如最大化点击)先跑一阵,
-
把关键词、文案、落地页跑顺,找出大致可接受的 CPA / ROAS 核心区间。
2.稳定一段时间(至少几个结算周期):
-
判断这个系列在当前目标下能不能“长期活着”。
3.再切换到 tCPA / tROAS,
效果稳定后,再考虑加一层 SBE 去拉天花板。
4. 量还想再上一个台阶
一个典型场景:
-
展示份额高、预算感觉拉不起来;
-
当前 CPA / ROAS 基本达标;
-
但还是希望再多点转化。
此时你再加预算、再提价,会发现提升非常有限,波动很大。而且根据产品和关键词搜索量,有时候一定的消耗就是可见的天花板了。
这时候开 SBE,去探索稍微贵一点但依旧能转化的那部分需求,还是有机会在原有的消耗里提高转化。
如果看到离谱的流量波动就可以直接暂停 SBE;
最好好用的自动化,也要有一套自己的回退预案。
补充
不要同时大动结构
开 SBE 的同时不要大幅改关键词、素材、落地页。否则你都不知道是哪一刀动的效果。
什么时候要坚决别开智能出价探索?
1. 转化样本太少,或者数据本身就不靠谱
以下任意一条成立,都不建议开 SBE:
-
全系列月转化 < 15–30;
-
转化统计明显不稳(突然翻倍 / 陡降);
-
把一堆不同价值、不同意图的转化事件混在一个广告系列里。
2. 预算受限
如果现在 Search / PMax 的状态是:预算不足
那最优先该做的就是增加预算
原创文章,作者:图帕先生(微信yestupasemseo),感谢支持原创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estupa.com/smart-bidding-exploration.html
微信咖啡
支付宝咖啡